晚途弃末学

出自明代袁凯的《耕田》,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 tú qì mò xué,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窳薄非令器,容受固不宜。
六籍虽云诵,于道竟何如。
晚途弃末学,农圃以为师。
方春治台笠,南亩秉鎡基。
出入田水间,沾湿岂暇辞。
但愿秋谷成,童稚有粥糜。
沮溺自辞世,小人安敢期。
()
容受:容纳接受。
不宜:不相宜;不合适。
六籍何如:1.如何,怎么样。2.如何,怎么样。又指怎么办。3.如何,怎么样。用于陈述或设问。3.何似,比……怎么样。4.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5.犹何故。
晚途末学:1.肤浅、没有根底的学识。2.指浅薄的学者。3.犹后学。4.指非正统之学。
以为:(动)认为:我~他已经走了。
出入:(动)出去和进来:~口|~请出示证件。②(名)(数目、语句)不一致;不相符:数目~较大|情况跟事实有~。③(名)支出和收入:~相抵。
沾湿:沾湿zhānshī被淋湿长夜沾湿何由彻。——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药相沾。——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暇辞但愿:只希望。
童稚:(名)儿童。
辞世:(动)①隐居避世。②(书)辞别人世,指去世:猝然~,令人悲悼。
小人:(名)①古代指地位低的人。②指人格卑鄙的人:~得志。[反]君子。

《耕田》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窳薄非令器,容受固不宜。
六籍虽云诵,于道竟何如。
晚途弃末学,农圃以为师。
方春治台笠,南亩秉鎡基。
出入田水间,沾湿岂暇辞。
但愿秋谷成,童稚有粥糜。
沮溺自辞世,小人安敢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袁凯对耕田劳作的思考和感悟。诗中作者以自身的窳薄之身,表达了自己并不适合从事高官厚禄的职位,因为他心中所容纳的东西并不适合这样的角色。他提到自己虽然有过六经的学识,但在实践中并未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对于人生的道路又有何意义呢?

诗中,作者在晚年选择抛弃了学识渊博的职业,而选择了务农,将农田视作自己的导师。他用"治台笠"来形容自己在田间农忙的场景,用"秉鎡基"来表达他对农田的执着。作者在农田中来回走动,尽管身体被湿润所沾,却从不推辞,表现出他对农耕劳作的敬重和坚持。

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希望,希望农田能够丰收,为童稚们带来丰盛的粥糜。作者自谦地说,他已经放弃了世俗的名利和追求,也不敢期望小人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他的选择。

赏析:
《耕田》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耕田劳作的热爱和追求。通过与高官厚禄的对比,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冷漠,并选择了务农这一朴实而充满生机的生活方式。他将农田视为自己的师傅,对农耕劳作充满敬重,并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期盼。

这首诗词展示了袁凯对于人生道路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对于现实社会的价值观提出了一种反思。诗中的情感真挚,展示了作者对农田劳作的虔诚和对小人心态的嗤笑。通过对自然劳作的赞美和对名利追逐的批判,诗中透露出一种追求简朴和真实的人生态度。

总之,《耕田》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农田劳作的热爱和对名利追逐的反思,展示了一种追求简朴和真实的人生态度,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价值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袁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