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笳咽无韵。宋代。徐铉。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
《文献太子挽歌辞五首》是唐代徐铉的作品,描绘了太子的离世给朝廷和人民带来的悲痛和哀悼。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
甲年过得很快,花园和陵墓永恒存在。
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
箫笳声响沉寂,没有旋律,宾客和朝廷官员都在哭泣。
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
太子的声名远播,像彝鼎一样传世,他的遗文被后人吟唱。
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
君主和臣子都知道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的眼泪在悲伤中无法自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太子去世的悲痛和哀悼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太子的离世对时间和人世的冲击,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事的无常。园陵代表着太子的身世和地位,与天地的长久相对比,更凸显了太子的早逝之不幸。箫笳无韵,宾御哭相将,表达了太子离世对朝廷和人民的巨大影响,使得整个宫廷和宾客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太子作为一个杰出的人物,在他去世后留下了宝贵的遗文和乐章,这些文物见证了他的伟大和才华,也成为后人传颂的对象。最后,诗人强调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共同分享了对太子的失去而感到痛苦,他们的眼泪在悲伤之中流淌,无法自持。
这首诗词通过对太子离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和朝廷对太子的深切怀念和哀思。通过对时间、园陵、乐章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太子离世的悲痛和对他的美德和才华的赞颂。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逝去的太子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示了唐代文人在面对悲伤和死亡时的情感表达能力。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徐铉。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