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鹤想凄黯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畏风》,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uán hè xiǎng qī à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病骨怯风寒,懒纵江头步。
江头归船多,奈我未得渡。
自知年尚壮,颜发就衰暮。
南峰山庐在,窗户掩高树。
猿鹤想凄黯,应笑我出误。
欲退未有由,欲进且无路。
何当探仙源,多织游山屦。
顾影忽伤怜,难缚岁月住。
()
病骨,风寒,自知,尚壮,衰暮,窗户

《畏风》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病弱的骨骼畏惧寒风,懒散地漫步在江边。
江边有很多归船的人,可我却未曾渡过江。
我自知年纪尚轻,却早已面临衰老的黄昏。
南峰的山庐就在那里,窗户被高大的树木掩盖。
猿猴和仙鹤都显得黯淡无光,它们或许会嘲笑我出错。
想要退缩却无从退路,想要前进却又没有道路。
何时才能找到仙灵的源泉,多织一双登山的履子。
回头看自己的影子,突然感到伤感怜惜,岁月难以捕捉。

诗意和赏析:
《畏风》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董嗣杲内心的矛盾和无奈之情。诗人的身体状况虚弱,对寒风感到畏惧,懒散地在江边漫步,表现出他身体的衰弱与对寒冷的恐惧。虽然江边有很多归船的人,但他却未能渡江,无法融入他们的行列,暗示了他与外界的疏离感。诗人自觉年轻,但已经感受到衰老的迹象,颜面和发丝都已经开始衰老,体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南峰山庐在那里,但窗户被高大的树木遮掩,与外界隔绝,孤寂无助。猿猴和仙鹤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和超脱,它们的黯淡也许在嘲笑诗人的迷途。诗人既想退缩却无路可退,又想前进却没有道路可寻,表达了他内心的困惑和无奈。诗人渴望探寻仙灵的源泉,多织一双登山的履子,展现了他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回头看自己的影子,突然感到伤感怜惜,意味着他对逝去的时光的留恋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这首诗词以简短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与领悟。它展现了诗人对身体状况和时间的感受,同时表达了对仙境和超越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幽深,以寥寥数语勾勒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