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枕不复睡。宋代。董嗣杲。徒倚短窗下,月色照平地。江头见渔舸,更欲扣舷醉。山川蔼夕霏,菰蒲颤凉翠。景色自纷糅,造化只儿戏。慨叹几今古,不过荣与悴。胸中难贮愁,万缘查弃置。三更北风暴,顷刻天地异。掩窗抱膝吟,欹枕不复睡。
《对月》是宋代著名诗人董嗣杲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靠着矮窗,仰望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平坦的大地上。他在江边看到渔船,更加渴望去敲打船舷,陶醉其中。山川在夜晚显得幽美,菰蒲摇曳生凉翠绿。景色交织在一起,仿佛大自然的创造只是一场儿戏。作者感慨万千,思考着过去和现在的兴衰荣辱。内心无法承载的忧愁难以排遣,万般纠缠的世事被他抛弃和置之不理。深夜三更,北风狂暴,瞬间天地间变得截然不同。作者闭上窗户,抱着膝盖默默吟唱,枕着手臂却无法再入睡。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在夜晚对月光的情感和思考。月光照耀在平地上,给人一种宁静和明亮的感觉。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幻和生命无常的深思。他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抒发了内心对于人生的无奈与悲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这首诗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自然景色的描绘:董嗣杲通过描绘月色、山川和菰蒲等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这些景物的存在使诗中的情感更加丰富和生动,也突显了人与自然的交融。
2. 对人生的思考: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矛盾和无奈。他感慨几今古,认为人生的荣辱兴衰只是过眼云烟,而内心的忧愁却无法摆脱。这种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沉的感触,引发读者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3. 感慨与抛弃:诗中的作者对世事变幻和人生的起伏感到慨叹,但他也选择抛弃和置之不理。这种态度表明了作者对于纷扰世事的超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的一种超越和放下。
4. 深夜的变化:诗中的描写从月色照耀的平地到北风暴动的天地异变,展示了时间和环境的转变对人的影响。这种转变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变化和思考。
总的来说,董嗣杲的《对月》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融入了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邃而动人的感受,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共鸣。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