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高何待音声悟

出自宋代董嗣杲的《东林寺赠宜上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 gāo hé dài yīn shēng wù,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幽阶苔藓翠纖纖,屐齿沾濡逐步黏。
晓涧迸泉迷杏坞,春风停雨暗茅檐。
禅高何待音声悟,诗好争传格律严。
谁浼我师重主社,社中休更外陶潛。
()
屐齿沾濡:浸湿。多指恩泽普及。
春风:(名)①春天温暖轻柔的风。②比喻恩惠。③比喻笑容:~满面。
音声格律:(名)诗、赋、词、曲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主社陶潛

《东林寺赠宜上人》是宋代董嗣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阶苔藓翠纤纤,屐齿沾湿逐步黏。
在幽静的阶梯上,青苔和藓苔如嫩翠般细腻,踏上去,履齿上沾湿,黏附在脚下。

晓涧迸泉迷杏坞,春风停雨暗茅檐。
清晨的溪涧中泉水涌溢,迷失在杏树的坞中;春风停住了雨,茅屋的檐下显得昏暗。

禅高何待音声悟,诗好争传格律严。
禅修的境地何须等待外界声音的启发,而是要自行觉悟;作诗追求严谨的格律。

谁浼我师重主社,社中休更外陶潜。
谁嫉妒我的师父重视宗教事务,而他自己却不再担任社会职务,不再与外界交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寺庙中的景色,表达了董嗣杲对禅修和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他强调禅修者应当超越外界的干扰,通过内心的觉悟来领悟真理。同时,他也呼吁诗人要追求格律的严谨,不断争取诗歌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最后,董嗣杲以师父重视宗教事务为例,批评那些只追求个人修行而不关心社会责任的人。整首诗词以简练、深邃的语言描绘了禅修和诗歌创作的境界,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追求和情感表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董嗣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