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倚孤枕

出自元代仇远的《秋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ēng xià yǐ gū zhě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明朝交白露,此夜起金风。
灯下倚孤枕,篱根语百虫。
梧桐何处落,杼轴几家空。
客意惊秋半,炎凉信转蓬。
()
孤枕梧桐:植物名。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树皮平滑,干端直,枝条轮生。叶具长柄,脉腋密被软毛。夏开黄绿色小花,雌雄同株。蒴果膜质,完全开裂,每一果片各生种子三~五粒,种子有皱纹,大小如豌豆。原产于我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均有分布。。
客意

《秋感》是宋代诗人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天的感觉,在明朝的交替中,白露时节到来,一夜之间,金色的秋风吹拂而至。我站在灯下,倚靠着孤独的枕头,篱笆根下百虫鸣叫。梧桐树叶从何处飘落,纺织机空空地转动着。客人们的情意在秋天的半夜里惊动,阴寒的气息传递出蓬勃的生命力。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对季节变迁的感叹和思考。明朝的交替象征着时间的流转,白露则是秋天的其中一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金风吹来,给人们带来了秋天的气息和变化。诗人站在灯下,孤独地感受着秋天的到来,同时篱笆根下的百虫鸣叫也成为秋夜的背景音乐,增添了一种静谧而生动的氛围。

诗中提到的梧桐树叶的飘落和纺织机的空转,反映出秋天的凋零和生机的消退。梧桐是秋天常见的树木之一,秋风吹来时,它的叶子纷纷落下,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枯萎。纺织机的空转则暗示了农村的寂静,预示着丰收季节的结束。这些细腻的描写使诗词更加贴近自然的变迁和人事的变动。

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秋天的感受和心情的转变。客人们的情感在深秋的夜晚被惊动,寒意传递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这里的客人可以理解为外来的访客或人们对秋天的感知者。秋天的凉意和变化引发了内心的共鸣和思考,转瞬间人们对秋天的感受就发生了变化。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和变化,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内心的起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