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创晋永和间

出自宋代黎廷瑞的《芜湖吉祥寺》,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chuàng jìn yǒng hé jiā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寺创晋永和间,李升避难此山,后得国改永寿,宋景佑中赐今名。
寺中毁,有僧余者来,法鼓自鸣,道场复兴。
又邑人解牛,三夕不能奏刀,牛见梦曰当送我吉祥,遂送寺供麦磑。
山谷作碑纪事,晁无咎篆额。
今寺荒凉特甚,好事者时时打碑不绝。
()
避难,余者,法鼓,自鸣,道场,复兴

《芜湖吉祥寺》是宋代黎廷瑞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芜湖吉祥寺的兴衰和一系列神奇的事情。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芜湖吉祥寺》中文译文:

寺庙创建于晋朝永和年间,
李升为躲避灾难而来到这座山上。
后来国家更名为永寿,
宋代景佑年间赐予现今的名字。
寺庙曾经毁损,
但仍有僧人留下来,
他们敲击法鼓,使道场再次兴盛。
还有一个村民放牛,
连续三天晚上都无法杀死牛,
牛在梦中告诉他:应该将我送到吉祥寺,
于是他送去了寺庙供养的麦磑。
山谷中还有一块碑石记录了这些事迹,
碑额上刻着晁无咎的篆字。
如今寺庙荒凉得很,
但总有一些好事者时常来到这里,
不断地敲打碑石,不停地纪念这些故事。

诗意和赏析:
《芜湖吉祥寺》以寺庙为背景,通过描述寺庙的历史兴衰和神奇的事件,展现了寺庙的特殊意义和人们对其的敬重之情。

诗词开篇,介绍了寺庙的建立和李升逃避灾难的经过,为后面的故事铺垫。接着,描述了寺庙的名字从永和改为永寿,显示了国家的变迁和寺庙的历史传承。

诗词中提到寺庙曾经毁损,但仍有僧人留下,他们敲击法鼓,使道场再次兴盛。这表达了人们对佛教信仰的坚持和寺庙文化的传承,展现了寺庙的复兴和精神力量。

诗词的另一个故事描写了一个村民放牛的奇遇。牛无法被杀死,梦中告诉他应该将牛送到吉祥寺。这个故事以超自然的方式展现了寺庙的神秘力量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彰显了寺庙的神圣和庇佑之意。

最后,诗词提到山谷中的碑石记录了这些事迹,碑额上刻着晁无咎的篆字。这表明人们对寺庙历史的重视和对这些故事的永久纪念,展现了人们对寺庙的感情和敬仰。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寺庙的历史和神奇的故事,表达了人们对寺庙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寺庙作为宗教场所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人们的信仰和情感,具有重要的宗教和文化意义。

注:原诗词内容已隐藏,只展示了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黎廷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