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不可梦

出自宋代黎廷瑞的《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u gōng bù kě mè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蟋蟀鸣空阶,亹亹昏达曙。
感此不成眠,推枕觅长句。
物情欣得时,我乃独不遇。
悠悠经世心,岁晚付农圃。
长歌豳七月,掩卷泪如雨。
微虫亦见录,老我吟谩苦。
周公不可梦,哀哉弗如汝。
()
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尾部有尾须一对。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也叫促织,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不成:1.不行2.不行3.用在句末,表示推测或反问的语气,前面常常有“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长句:长句chángjù唐人习惯称七言古诗为长句。
物情:物情wùqíng∶情理物情世态∶人情∶人心事多放滥,物情生怨。
不遇岁晚农圃长歌掩卷:掩卷yǎnjuàn合上书本掩卷而泣。
微虫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哀哉:1.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礼记·檀弓下》:“哀哉!死者而用生者之器。”2.称人死。含有戏谑的意味。如:“没想到他竟哀哉了。”

《次韵吴雅翁秋怀四首》是宋代黎廷瑞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中听到蟋蟀声而心生感慨,思绪万千的心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蟋蟀鸣空阶,
亹亹昏达曙。
感此不成眠,
推枕觅长句。

这里描述了蟋蟀在空旷的台阶上鸣叫的景象,夜晚昏暗,渐渐接近黎明。作者因为听到蟋蟀声而无法入眠,他推着枕头寻找更加深刻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思绪。

物情欣得时,
我乃独不遇。
悠悠经世心,
岁晚付农圃。

作者在静夜的时刻感受到了物象的情感,但他感到自己在经历世事的过程中,心灵的体验与其他人不同。岁月已晚,他将自己的心灵寄托于农田。

长歌豳七月,
掩卷泪如雨。
微虫亦见录,
老我吟谩苦。

这里提到了长歌豳七月,可能指的是古代月份的名称或某种特定的音乐形式。作者掩卷而泪如雨下,心情愈发悲苦。他感叹即使微小的虫子也能够被记载,而自己已经年老,吟唱的苦楚却无人知晓。

周公不可梦,
哀哉弗如汝。

最后两句提到了周公,暗指自己之前的理想或抱负无法实现,与周公的梦境相比,作者对自己的遭遇产生了悲哀之情,并将这种哀怨之情投射在周公身上。

整首诗以寂静的夜晚为背景,通过描述蟋蟀鸣叫、自己的失眠、对物象的感慨以及内心的苦楚,表达了作者在岁月渐晚时的秋怀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微小而普遍的景物和个人的情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思考,表达了对生活、时光和命运的深情思索。同时,通过对周公的提及,也体现了作者对自己抱负与现实的落差的痛感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而深沉,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黎廷瑞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黎廷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