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可葬死何妨

出自宋代何梦桂的《偶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i sāng kě zàng sǐ hé f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卷南华一炷香,身閒随处是仙乡。
竹声侵户朝眠觉,花影移阶昼坐忘。
杜曲自耕贫亦乐,柴桑可葬死何妨
悠悠往事俱尘土,剩得头颅上雪霜。
()
坐忘: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杜曲何妨:(副)没有什么妨碍;不妨(多含反问意):~一试?
悠悠:(形)①长久;遥远:~岁月。②忧郁:~我思。③闲适;自由自在:白云~。
往事:(名)过去的事情:~不堪回首。
尘土:(名)附在器物上或飞扬着的细土。
头颅:(名)脑袋;人的头:抛~,洒热血(喻指壮烈牺牲)。

《偶成》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卷南华一炷香,
身閒随处是仙乡。
竹声侵户朝眠觉,
花影移阶昼坐忘。
杜曲自耕贫亦乐,
柴桑可葬死何妨。
悠悠往事俱尘土,
剩得头颅上雪霜。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宁静淡泊的仙境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追求和意义的思考。

赏析:
诗词开篇"一卷南华一炷香",以南华经为隐喻,表达了诗人追求超然自在、超越尘世的心境。"身閒随处是仙乡"表明诗人认为自己无拘无束,可以随时随地感受到仙境的存在。接下来的两句"竹声侵户朝眠觉,花影移阶昼坐忘"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入眠,花影中忘却尘世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下半首的"杜曲自耕贫亦乐,柴桑可葬死何妨"表达了诗人对朴素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自己即使贫穷也能从事简单的农事,体验到快乐;而死后被埋葬在柴桑,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种态度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看法是淡泊的,对名利和物质追求不太在意。

最后两句"悠悠往事俱尘土,剩得头颅上雪霜"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淡忘和对岁月的感慨。诗人认为过去的事情都已经化为尘土,只有头颅上的雪霜还留存下来,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有限。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和时光流转的思考。这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凸显了宋代文人的超脱情怀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