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将物化问渔樵

出自宋代何梦桂的《感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ǐ jiāng wù huà wèn yú qiáo,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拟将物化问渔樵,妙里无形本寂寥。
大地云生千嶂雨,中天月上九溟潮。
山河劫运九中化,世界尘缘座上销。
此意到头谁会得,任他人道似逍遥。
()
渔樵,无形,寂寥,大地,嶂雨,世界,尘缘,座上销,此意,到头,逍遥

《感兴》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这首诗词以抒发作者对自然界的感悟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物化、渔樵、大地、云、雨、月、山河、世界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万物的深邃感受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拟将物化问渔樵,
妙里无形本寂寥。
大地云生千嶂雨,
中天月上九溟潮。
山河劫运九中化,
世界尘缘座上销。
此意到头谁会得,
任他人道似逍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虚幻的意境来表达作者对世界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篇,作者借物化问渔樵之形象,意味着他试图以自然界中的渔樵人物为媒介,探究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接着,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大地、云、雨、月、山河等,通过描绘宇宙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的“妙里无形本寂寥”表达了作者对宇宙奥妙与虚无的思考,强调了宇宙存在的本质是无形、寂寥的。大地云生、千嶂雨、中天月上、九溟潮等景象的描绘,凸显了自然界的壮丽和无穷变化。山河劫运九中化、世界尘缘座上销的描述,则暗示了宇宙运行的错综复杂和人生存在的短暂和虚幻。

诗的结尾,作者提出了一个哲思:对于这种意境的领悟,谁能真正理解并领悟到底?任凭他人道说得再逍遥,也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之处。这种思考给人一种开放和谦卑的态度,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敬畏和对人生追求真理的坚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物化、渔樵等形象的运用,抒发了作者对宇宙万物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通过对宇宙的虚幻与奥妙的描绘,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世界的敬畏和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