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有道只逶迟。宋代。马廷鸾。捷径新来竞朵颐,登山有道只逶迟。瘦藤独立西风上,看尽坡头万马驰。
《谢龙山惠柱杖并求石铫四首》是马廷鸾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描述了作者登山的经历和感受。诗开头提到了一条新的捷径,使得登山更加方便,令人心情愉快。然而,虽然有了捷径,却发现登山的道路依然曲折,行进缓慢。接着,诗中描述了一根瘦弱的藤蔓独立于西风之上,这里可能是作者登山途中的一处景点。在这个地方,作者可以俯瞰坡头,眺望着奔驰而过的无数马匹。
诗词通过描绘登山的过程和山景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诗中使用了简练的语言,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了山中的景色和登山的艰辛。作者通过对登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作者登山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对山景和登山过程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词意境高远,画面感强烈,读来让人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登山的艰辛和山中的美景。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马廷鸾。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