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成佳句易。宋代。陈著。入山知几约,手墨未曾乾。危世一游重,清交百念寒。吟成佳句易,说到太平难。终夜饮不醉,何从得睡鼾。
这是一首宋代陈著所作的诗词《次韵吴竹修发慈云》。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到山中不知道要去多少地方,
手中的墨水还没有干透。
动荡的时代使人倍感漂泊,
纯粹的交往却让百般忧虑寒冷。
吟咏出美妙的句子并不困难,
但谈及太平的话题却难以启齿。
整夜饮酒却无法陶醉,
如何才能享受到宁静的鼾声呢?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在动荡时代中的游子心境。诗人迷茫地来到山中,不确定自己要走多远的路。他手中的墨水还没有干透,暗喻他的心情和文字都还没有完全凝聚成形。在纷乱的时代里,他感到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漂泊不定的苦闷。然而,纯粹的交流与理解却能给他带来一丝温暖,使他的忧虑稍稍减轻。诗人发现创作出美妙的诗句并不困难,但在谈及太平盛世的话题时,却感到难以启齿。他整夜饮酒,却无法陶醉,无法摆脱内心的纷乱和挣扎,也无法得到宁静的睡眠。
赏析:
《次韵吴竹修发慈云》通过描绘动荡时代中游子的内心体验,表达了诗人对于纷乱世界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抒情手法,透过诗人的感受和思考,使读者在情感上能够与诗人产生共鸣。
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写动荡的世界和纯粹的交往之间的对比,凸显了动荡世界对于个体的困扰和苦闷。诗人的内心状态通过诗中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显得深沉而复杂。他发现创作美妙的诗句相对容易,但真正谈及太平盛世的话题却感到困难。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的思考和矛盾。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山中的描绘,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彷徨和迷茫。诗人对于宁静的渴望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得到了表达,而他整夜饮酒却无法得到醉意的描写,则更加强调了他内心的不安和迷失。
总之,《次韵吴竹修发慈云》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动荡时代中个体的苦闷与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上都非常出色,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