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藉精忱起灵蛰

出自宋代陈著的《次韵卢致远祈雨喜应》,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jí jīng chén qǐ líng zhé,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四郊多少出云山,六月如何得雨悭。
天意茫茫知不外,秋成岌岌有无閒。
人非稼穑谁为命,职在蛟龙可听閒。
终藉精忱起灵蛰,鹤骖带得夜瓢还。
()
四郊:四郊sìjiāo城市四周的地方;郊外四郊农事兴,老稚迭歌舞。——陆游《春雨》
有无:1.有或无。2.指家计的丰或薄。3.指有馀与不足。4.所有。5.古代哲学范畴。
非稼穑蛟龙: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听閒

《次韵卢致远祈雨喜应》是宋代陈著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郊多少出云山,
六月如何得雨悭。
天意茫茫知不外,
秋成岌岌有无閒。
人非稼穑谁为命,
职在蛟龙可听閒。
终藉精忱起灵蛰,
鹤骖带得夜瓢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干旱的忧虑和祈求雨水的渴望。他观察到四周的山脉云雾缭绕,然而在六月这个时节却难以得到雨水的滋润。作者感叹天意难以预测,秋天的丰收岌岌可危,人们非常依赖雨水来保证农作物的收成。他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像一条巨龙,能够倾听农民的诉求。最后,作者寄托着对雨水的期盼和祈祷,希望通过自己的诚心和努力能够引发灵感,使得神奇的雨水降临。

赏析: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感慨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作者利用山脉、云雾和雨水等自然元素来描绘干旱的景象,并通过对天意的茫茫和秋天丰收的岌岌可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干旱带来的困境的担忧和对雨水的渴望。作者强调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认为人类的命运与自然息息相关,他要求自己像一条巨龙一样,倾听百姓的呼声。最后,他寄望于自己的精忱和祷告能够唤起大自然的灵感,带来盼望的雨水。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干旱困境的忧虑,同时展现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然恩赐的渴望。它既有着现实意义,关注农民的收成和生活,同时也有着哲理意味,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抒发了他对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陈著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