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但知书甲子

出自宋代卫宗武的《和叶干庆七秩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 suì dàn zhī shū jiǎ zǐ,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不图闻达老何求,久矣甘为农服畴。
晚岁但知书甲子,希年徒自富春秋。
作朋何敢班耆父,招隐犹堪共钓游。
寄语纷纷朝市客,狐裘未秘似羊裘。
()
不图,晚岁,甲子,耆父,寄语,市客,狐裘,秘似,羊裘

《和叶干庆七秩诗》是宋代卫宗武的作品。该诗表达了作者不求闻达、乐为农夫,长年耕读,希望晚年能够自得其乐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图闻达老何求,
久矣甘为农服畴。
晚岁但知书甲子,
希年徒自富春秋。
作朋何敢班耆父,
招隐犹堪共钓游。
寄语纷纷朝市客,
狐裘未秘似羊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卫宗武对于追求功名和地位的冷淡态度,以及他对于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诗的开头写道:“不图闻达老何求,久矣甘为农服畴。”这表明作者并不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而是愿意甘心做一个普通的农夫。他选择了朴素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晚岁但知书甲子,希年徒自富春秋”,表明作者在晚年才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修养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这里的“书甲子”指的是作者花费了很多年的时间来研读书籍,积累知识。

接着,诗中提到“作朋何敢班耆父,招隐犹堪共钓游”,表达了作者对于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渴望。他不敢与年长者相提并论,但乐意与志同道合的隐士结伴垂钓、游玩。这里的“班耆父”指的是年长的耆老,作者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与他们相提并论。

最后两句“寄语纷纷朝市客,狐裘未秘似羊裘”,是对于繁忙都市生活的寄语。作者用“狐裘”和“羊裘”作为隐喻,暗示自己仍然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

整首诗透露出卫宗武淡泊名利、向往宁静自在的心态,他愿意在田园生活中寻找内心的满足,并且保持着对于知识与友谊的追求。这种对于朴素生活和内心满足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卫宗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