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朋有约著书催

出自宋代卫宗武的《借丹岩韵贻青溪》,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áng péng yǒu yuē zhù shū cuī,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良朋有约著书催,未到愁云拟不开。
丹穴孤云宜间见,青溪只鹤喜重来。
有谁剖玉明荆璞,愧我无金筑隗台。
郑校子衿佻达久,拟延尼父铸颜回。
()
有约,著书,愁云,重来,荆璞

《借丹岩韵贻青溪》是宋代卫宗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良朋有约著书催,
未到愁云拟不开。
丹穴孤云宜间见,
青溪只鹤喜重来。
有谁剖玉明荆璞,
愧我无金筑隗台。
郑校子衿佻达久,
拟延尼父铸颜回。

诗意:
诗词以借丹岩和赠青溪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提到了与良朋的约定,催促自己写作,但面对未到的愁云,心中的思绪难以开展。接着,诗人描述了丹穴的孤云,暗示着世事变迁,而只有青溪的鹤喜欢重复回来。这里,丹穴和青溪都可以理解为时间的象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诗人接下来表达了自己的愧疚之情,提到了剖玉明荆璞、金筑隗台的比喻。这里的玉和金可以视为才华和成就,明荆璞和隗台则代表未经雕琢的本真和宏伟建筑,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和成就感到愧疚,认为自己没有将其发挥到极致。

最后两句提到了郑校子,形容他佻达久远,打算延续尼父的优秀传统,以铸就颜回般的风采。这里通过对郑校子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期望和努力,希望能够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追求类似颜回那样的仁者风范。

赏析:
《借丹岩韵贻青溪》以深刻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友谊的珍贵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借用丹岩和青溪的象征意义,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慨。诗中的丹穴和青溪都是自然景物,它们的孤云和鹤的重复回来都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世间的变化。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思考,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意。

此外,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和成就抱有愧疚之情,通过剖玉明荆璞、无金筑隗台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自身能力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最后,诗人提到了郑校子,通过对他的描述,表达了对自己的期望和努力,希望能够在学问上有所成就,追求仁者风范。

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深刻的意象和细腻的感情展示了卫宗武的才华,同时也折卫宗武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常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对友情、人生和时光的思考。这首诗《借丹岩韵贻青溪》正是他作品中的代表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卫宗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