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焰两行斜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归》,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ú yàn liǎng xíng xié,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
宾寮多谢客,骑从半吴娃。
到处销春景,归时及月华。
城阴一道直,烛焰两行斜
东吹先催柳,南霜不杀花。
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
()
朝宴,晚衙,多谢,烛焰,灯火

诗词《夜归》的中文译文为:

逐胜移朝宴,留欢放晚衙。
在温暖的胜利之后,朝宴已经结束,为了享受欢乐留下晚上。

宾寮多谢客,骑从半吴娃。
友人们纷纷席地而坐,向宾客表示感谢,然后我骑着马开始回家。

到处销春景,归时及月华。
春景逐渐消散,当我归来时,月光充满了整个城市。

城阴一道直,烛焰两行斜。
城市的阴影投射在地上,一直延伸直线,烛光在窗户两行斜斜地照射出来。

东吹先催柳,南霜不杀花。
从东方吹来的春风催促柳树萌芽,而南方的霜寒并没有杀死花朵。

皋桥夜沽酒,灯火是谁家。
在皋桥上夜晚的时候饮酒,远处的灯光是属于谁家的呢?

这首诗词描绘了白居易在夜晚归家的情景。诗人在骑马回家的路上,观察了城市的景象。诗中以春景消散、月光明亮为背景,细致地描写了城市的阴影和烛光。最后,他提到了在皋桥上喝酒的情景,展示了夜晚的喧嚣和独特的氛围。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抓住了读者的 注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