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邑顿凄然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入兴安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ǐng yì dùn qī rá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路入兴安境,风光异昔年。
山川虽好在,井邑顿凄然
雨打半颓屋,烟荒未辟田。
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
()
风光:(名)风景;景象:北国~|~秀丽。[近]景色|风景。
昔年:前几年;从前。
山川:山和河流。
凄然:(书)(形)形容悲伤:泪水~而下。
官府:(名)①旧称行政机关,特指地方上的:押送~。②旧称官吏:绅士~相互勾结。
防边

《入兴安界》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路进入兴安的境界,风景异于往昔的年代。山川虽然美丽,但井邑却显得凄凉。雨水打击着摇摇欲坠的屋舍,烟草荒芜,田地还未开拓。丁税紧缺,官府为了防备边境的危机。

诗意:
这首诗以兴安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景象忧虑的境界。诗人通过对山川、村落和田野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凄凉和底蕴深厚的情感。诗中还体现出官府的行动,以解决边境的困境,暗示了时局的艰难和动荡。

赏析:
《入兴安界》通过简洁而凄凉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困境的感受。诗中的"风光异昔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井邑顿凄然"则展示了现实的残酷和落寞。雨打半颓屋和烟荒未辟田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的困境和艰难。最后两句"起丁征籴急,官府为防边"则展示了官府在边境危机时刻积极应对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局不稳定的担忧。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凄凉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动荡时代的景象,展示了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的苦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诗人传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实的担忧以及对官府的期望。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在体验其凄凉之余,也能对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现实有所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