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面西风事顿殊。宋代。李曾伯。一自檀溪把酒余,年来夷路崎岖。栖头落日人空老,局面西风事顿殊。故国山容增黯淡,旧时柳色半荒芜。草堂想见忧时切,曾赋官军近捷无。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二首》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译文:
自从我在檀溪畔把酒留,多年来走过了崎岖的战争之路。
如今,我归来时,老去的人已空留在落日的栖身之地,而时局却因西风而改变。
我的故国山容愈发黯淡,往日的绿柳也已半荒芜。
我常在草堂中感到忧虑时刻的切肤之痛,曾经赋诗颂扬过官军近期的胜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乱所带来的变故的感慨。诗词的开头,作者回忆起自己曾在檀溪边畅饮的美好时光,然而在多年的战乱中,他不得不经历艰难险阻的征途。回到故土的时候,他发现曾经的同伴已经老去,只有自己孤独地面对落日余晖。而与此同时,时局却因为西风的吹拂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局面截然不同。
诗词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绘故国的山容和柳树的凋零来表达对故土的忧虑和失望。故国的山峦愈发黯淡,昔日葱绿的柳树也已经半荒芜。这些景象使得作者更加怀念过去的岁月。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虑,他在草堂中感受到时局的变迁,忧虑之情切肤而又难以排解。曾经,他曾经为官军的胜利而赋诗歌,但现在,他感到自己所赋之诗已经不能再表达出那种近期胜利的喜悦和欣喜。
整首诗词通过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战乱所带来的影响的感慨。这种内心的痛苦和失落在诗词中得到了真实而深刻的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共鸣。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