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几动海鸥机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寿城围解制参向君玉贶以凯歌和韵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ng xīn jǐ dòng hǎi ōu j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谁知匕箸落轰雷,三月新城两月围。
吉语虽传淮鹤捷,惊心几动海鸥机
公毋夸伐称全璧,我为忧疑已佩韦。
何处无鱼堪荐饭,不须跕跕看鸢飞。
()
新城惊心:内心感到震动或吃惊惊心动魄
海鸥机忧疑:忧虑疑惧。
佩韦不须:不用;不必。

《寿城围解制参向君玉贶以凯歌和韵二首》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谁知匕箸落轰雷,
三月新城两月围。
吉语虽传淮鹤捷,
惊心几动海鸥机。
公毋夸伐称全璧,
我为忧疑已佩韦。
何处无鱼堪荐饭,
不须跕跕看鸢飞。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寿城围解的情景。诗中以雷声作为引子,暗示了围城的激烈战斗。围城时间已长达三个月,但新城的建立和围城的进行使得战况相当惊险。尽管传来了淮鹤捷报的好消息,但作者的心仍然担忧,因为战争的结果还没有确定。他不愿意过早夸奖胜利,也不愿意自我吹嘘,而是戴上了佩韦(武士的腰带),表达了他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担忧。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围城中的困境的体察,他认为即使没有围城,他也能够找到饭食。他并不需要低头看鸢鸟飞翔,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关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作者内心的纷扰。作者通过雷声和围城的时间来营造紧迫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匕箸(古代的兵器)代表战争,鱼和鸢鸟则象征着琐碎和平的生活。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苦,同时展示了他对胜利的期待。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在战乱中的思考和感受,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士兵的独特视角。通过揭示内心的矛盾和忧虑,诗人使读者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深远影响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宋代文人士兵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