髣髴旧时风度不。宋代。李曾伯。剖破藩篱出一头,要追岸壑老人游。知他栽得花和竹,髣髴旧时风度不。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剖破藩篱出一头,
要追岸壑老人游。
知他栽得花和竹,
髣髴旧时风度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小园子,诗人通过剖破藩篱(一种庭院的围墙)的方式进入其中,追随着居住在岸壑之间的老人漫游。诗人赞美了这位老人的园艺技巧,特别是他种植的花朵和竹子,使园子恢复了旧日的风采。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小园子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在诗中,藩篱被剖破,象征着诗人打破了限制和束缚,进入了这个小园子。这个小园子被描述为岸壑,可能指的是山水之间的景致,意味着它的环境非常幽静。诗人想要追随那位居住在这里的老人,这表达了他对老人智慧和生活方式的敬仰,并且希望能够汲取他的经验和智慧。
诗人赞美了老人种植的花和竹,这体现了对园艺技巧的赞赏。花和竹被视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元素,也象征着秀美和坚韧。通过描述老人所种植的花和竹,诗人表达了对园子的美化和恢复旧日风貌的敬意。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小园子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老人智慧和园艺技巧的赞赏。
这首诗词通过写景和写人的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尊重。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腻观察和感悟,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情感。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