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郡奚劳汲生守

出自宋代李曾伯的《送焦吏部造朝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àn jùn xī láo jí shēng shǒ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向来借箸在筹帷,今趣魁缠入太微。
汉郡奚劳汲生守,洛人喜见范公归。
要持真是明公论,莫急同心济事机。
见说九重勤侧席,细陈长策慰宵衣。
()
筹帷,真是,明公论,侧席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焦吏部前往朝廷的情景,并表达了对焦吏部的赞美和祝福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送焦吏部造朝二首

向来借箸在筹帷,
今趣魁缠入太微。
汉郡奚劳汲生守,
洛人喜见范公归。
要持真是明公论,
莫急同心济事机。
见说九重勤侧席,
细陈长策慰宵衣。

诗词以寥寥数语勾勒出焦吏部造朝的场景。第一句“向来借箸在筹帷”,意味着以前焦吏部在庙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现在焦吏部以出色的才干融入到更高层次的权力中心。第二句“今趣魁缠入太微”,表达了焦吏部的卓越才华引起皇帝的重视,被纳入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

第三句“汉郡奚劳汲生守”,指的是焦吏部辛勤工作于汉中郡,保卫边疆。第四句“洛人喜见范公归”,洛人指的是京洛地区的人们,范公则是指焦吏部的别称范公事。这两句表达了人们对焦吏部的归来感到喜悦。

接下来的两句“要持真是明公论,莫急同心济事机”,表达了对焦吏部的赞赏和期待。诗人希望焦吏部能坚持真理、秉持公正,不要急于行动,而是要与大家一同合作,共同解决国家的难题。

最后两句“见说九重勤侧席,细陈长策慰宵衣”,描述了焦吏部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九重指的是皇帝居住的九重宫殿,勤侧席则是指焦吏部在皇帝身旁办公的位置。焦吏部以详尽的策略安慰着夜间辛劳的君王,显示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极高的地位。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展现了焦吏部的重要性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焦吏部的敬佩和祝福之情。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场的风云变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政治官僚的思考和期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