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蟾影弄娟娟

出自宋代王柏的《题承庵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è shēn chán yǐng nòng juān juā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十年足不到承庵,抚事兴思重怆然。
风急雁行斜漠漠,夜深蟾影弄娟娟
炉亭暖彻通宵火,鱼板惊残向晓眠。
欲识本来真面目,杖藜未免再留连。
()
不到:1.不足,少于。2.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3.不周到。4.不料。5.不至于,不会。6.不至、不及。
怆然娟娟炉亭通宵:(名)整夜:~达旦|干了一个~。[近]彻夜。
鱼板真面目:真面目,读音为zhēn mìan mù,汉语词语,指真实的面貌和色彩 。
杖藜留连:1.徘徊不忍离去。2.一再挽留。

《题承庵二首》是宋代王柏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题承庵二首

十年足不到承庵,
抚事兴思重怆然。
风急雁行斜漠漠,
夜深蟾影弄娟娟。
炉亭暖彻通宵火,
鱼板惊残向晓眠。
欲识本来真面目,
杖藜未免再留连。

中文译文:
十年来我很少到承庵,
回忆起往事,思绪重重而忧伤。
寒风急促,雁队斜行,遥远而朦胧,
深夜里,月亮的倩影闪烁不定。
炉亭里温暖的火光透彻通宵,
鱼板的惊动声响向着黎明而眠去。
我渴望真正了解这一切的本质和真相,
然而我仍然无法摆脱杖藜,再次停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承庵的思念之情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承庵可能是诗人曾经居住或者重要经历过的地方,但是十年来他很少去,这让他心生感慨和忧伤。诗中的风急、雁行、蟾影等形象描绘出外界环境的冷寂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炉亭的温暖与通宵的火光,以及鱼板的惊动声,形成了诗中的对比,突显了诗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隔阂和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真相和本质的追求。他想要理解事物背后的真实面目,但他却不能摆脱现实的束缚,再次留连于承庵。这种对真相和自由的渴望与现实的困扰形成了诗的冲突,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承庵和人生的思索与感慨,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现实的无奈。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对景物的描绘,这首诗词给读者带来了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与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柏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