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臣献谷秋尝了。宋代。吴潜。西抹东涂老不禁,芙蓉洲畔更浮沈。数茎半黑半丝发,一寸忧晴忧雨心。乌糤且欣将淅玉,红莲何翅已抽簪。小臣献谷秋尝了,深密山林可访寻。
《喜雨三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的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喜悦和忧愁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抹东涂老不禁,
芙蓉洲畔更浮沉。
数茎半黑半丝发,
一寸忧晴忧雨心。
乌糤且欣将淅玉,
红莲何翅已抽簪。
小臣献谷秋尝了,
深密山林可访寻。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雨水的主题展开,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喜悦和内心的忧愁。
首先,诗中描述了西部山区被雨水洗涤得古老而凝重,东部的平原则更加浮沉不定。这种对地理环境的描绘,展示了雨水的广泛影响,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幻无常。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几根发丝,一部分是黑色的,一部分是白色的,这象征着喜忧交织的情感。作者的心情像一根丝发,既忧心忡忡于晴天、也忧愁于雨天。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以乌糌(一种坚硬的石头)和淅玉(一种玉石)来比喻自己的心情。石头象征着坚定和冷漠,而玉石则象征着温润和喜悦。作者欣喜于自己的心情能够渐渐柔化,但又感到红莲已经开花,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作为小臣的身份,愿意奉献谷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山林深处的渴望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雨水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喜悦和忧愁的心情,并通过比喻和意象的运用,深化了对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