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天庭出一魁

出自宋代王迈的《送吴魁君谋叔告赴召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ān zài tiān tíng chū yī kuí,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三载天庭出一魁,一魁岂是利名媒。
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
胪唱若为调众论,囊封正要看人才。
千年青史芬芳远,过眼浮荣付傥来。
()
天庭:天庭tiāntíng[god'scourt;god'spalace]∶天帝的宫廷;天帝的朝廷∶帝王的宫廷;朝廷∶天空这种种声音在无边无际的天庭中响着。——胡也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指前额的中央天庭饱满
岂是名媒庸人:(名)平庸没有作为的人。
众论正要:1.谓端正东西的方位。2.即将、刚要做某事。
人才:(名)①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专长的人:~辈出。②(口)指美丽、端正的相貌:一表~。
青史:(名)史书:~留名|永垂~。
芬芳:(名)(花草等的)香气: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
过眼:经过眼前。喻迅疾短暂。过目,略加看视。

《送吴魁君谋叔告赴召二首》是宋代王迈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吴魁成为官员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反思了名利的虚幻和历史的变迁。

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诗意如下:

诗词中的句子“三载天庭出一魁,一魁岂是利名媒。”表达了吴魁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的才能和品德,他的出现并非仅仅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利地位。

句子“熙宁如叶庸人耳,南渡惟张君子哉。”指的是诗词创作时的时代背景,熙宁指的是宋徽宗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庸碌而平凡,但在这个时代中,像张君这样的人物仍然能够脱颖而出。

句子“胪唱若为调众论,囊封正要看人才。”表达了在官场上,人们对于官职的评价应该以个人的才能为依据,而不是只看重其虚有的名利。

句子“千年青史芬芳远,过眼浮荣付傥来。”则反思了名利的虚幻和历史的变迁。千年之后,人们只会记得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而那些过眼即逝的浮荣将会逐渐淡忘。

这首诗词通过对吴魁的送行赞美,寄托了对真正有才德的人的敬佩和祝福,并对那些追逐虚浮名利的人进行了反思和警示。同时,诗词也强调了历史的长远和名利的短暂,呼唤人们要以真才实学来评判和追求真正的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迈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王迈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