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同儿女说归人

出自宋代苏泂的《寄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ǐ tóng ér nǚ shuō guī ré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甕头留得菊花春,过了重阳即诞辰。
想见闺中为寿酒,只同儿女说归人
()
诞辰,想见,闺中,儿女

《寄内》是宋代诗人苏泂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表达一种对家庭的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之情,展现了温暖而深沉的家庭情感。

译文:

甕头留得菊花春,
过了重阳即诞辰。
想见闺中为寿酒,
只同儿女说归人。

诗意:

苏泂以一种朴素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家人和家庭的思念之情。他以"甕头"来指代自己离家远行的状态,"菊花春"象征着温馨和家庭的团聚。诗人说,在重阳过后,他的生日即将到来,他怀念着家中的亲人,希望能够和他们一起共度生日,并分享他们对他的美好祝福。然而,他只能将这份思念和渴望告诉儿女,无法亲自回到家中。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亲情的珍视。诗人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远离家乡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他通过"甕头"和"菊花春"这两个意象,将个人的离愁与家庭的温馨联系在一起,使诗词更具有感染力。

诗人的内心情感在最后两句中得到了特别的凸显。他希望能够回到家中,与亲人共度生日,分享他们的爱和祝福。然而,现实的局限使他只能通过书信或与儿女的交谈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无疑增加了诗词中的情感厚度。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家庭情感的珍贵和真挚。它不仅显示了诗人对家庭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宋代家庭观念的特点,即对亲情的重视和珍视。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自然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在感受到诗人的思念之情的同时,也体味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