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门仍有晋丹青。宋代。苏泂。宫殿隋梁所造成,殿门仍有晋丹青。白头道士无人见,客至惟呼鹿出迎。
《忠州酆都观乃平都洞天也题一首》是苏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忠州酆都观为题材,表达了一种宫殿兴废更替、岁月流转的感慨。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宫殿隋梁所造成,
殿门仍有晋丹青。
白头道士无人见,
客至惟呼鹿出迎。
诗意:
这座宫殿是由隋朝和梁朝所建造的,
殿门上依然保存着晋朝的壁画。
白发的道士无人能见到他,
只有客人到来时,他才呼唤鹿出来迎接。
赏析:
这首诗词以忠州酆都观为背景,表达了兴废更替的主题。宫殿作为人们权力和荣耀的象征,经历了隋朝和梁朝两个朝代的兴建,然而,时光流转,兴盛的宫殿逐渐衰落。殿门上保存着晋朝的壁画,给人以历史延续的感受,也暗示着人事已非,时光不复。白发的道士孤独地存在着,无人能见到他,可以理解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本的信仰和修行已经被遗忘。然而,当有客人到来时,他才呼唤鹿出来迎接,可能代表着道士仍然保持着一份虔诚,等待着有缘人的到来。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宫殿的兴衰和道士的孤独,传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荣华富贵的思考。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人事变迁的深思,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让读者思考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以及对于内心永恒追求的重要性。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