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礼乐寥寥意

出自宋代苏泂的《报宁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u gōng lǐ yuè liáo liáo y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相业平时既讲明,得君当国有难能。
周公礼乐寥寥意,馀子随时未可憎。
()
讲明,得君,礼乐,寥寥意,可憎

《报宁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苏泂。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报宁寺》中文译文:
相业平时既讲明,
得君当国有难能。
周公礼乐寥寥意,
馀子随时未可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苏泂对于报宁寺的景观和其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的观察和思考。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在平时默默奉献的人的赞扬和对于君主在国家困境中能够挺身而出的敬佩。同时,作者也思考了周公所创立的礼乐制度的意义,认为它们虽然已经不多见,但是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最后,作者还表达了对于未来世代能够随时传承这些优秀品质的期望和对这些人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报宁寺景观和其中所发生事情的感悟。诗中的“相业平时既讲明”表达了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人的赞扬。作者认为这些人在平日里已经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领导能力,而当国家陷入困境时,他们能够挺身而出,显示出非凡的才干和勇气,这是值得敬佩的。接下来,作者提到了周公创立的礼乐制度,虽然现在已经不多见,但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这表明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于礼乐制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的思考。最后两句“馀子随时未可憎”,表达了作者对于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并发扬这些美德和优秀品质的期望,同时也是对这些人的赞美和鼓励。

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简练,通过对于报宁寺及其中的人事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的赞赏和思考。它强调了平时的积累和培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于后代能够继承并发扬这些美德的期望。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