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方徵甲

出自宋代苏泂的《次韵七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xià fāng zhēng jiǎ,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昵爱经过数,尊荣记忆疏。
赖收颜氏帖,谁奉子公书。
西夏方徵甲,东州且定居。
虽无南过雁,幸有北来鱼。
()

《次韵七首》是宋代诗人苏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昵爱经过数,
亲近而熟悉的感情已经历了许多时光,

尊荣记忆疏。
崇敬和光荣的记忆已逐渐疏远。

赖收颜氏帖,
幸亏收藏了颜氏(古代文人)的手迹,

谁奉子公书。
不知是谁送来子公(古代文人)的书信。

西夏方徵甲,
西夏(古代国家)正在征募士兵,

东州且定居。
而我则暂时安居在东州。

虽无南过雁,
虽然没有南方飞过的雁鸟,

幸有北来鱼。
但仍然有从北方来的鱼群。

诗意和赏析:
《次韵七首》描绘了诗人苏泂在宋代时期的一些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昵爱、尊荣、收藏和经历的提及,展示了时间流逝对感情和记忆的影响。他感慨亲近的感情逐渐变得疏远,曾经的光荣记忆也渐行渐远。然而,他庆幸自己收藏了颜氏的手迹,尽管不知道是谁送来了子公的书信,但这些文物成为他与过去联系的纽带。

在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时,诗人提到了西夏征兵的事情,揭示了邻近地区的动荡局势。然而,他自己却选择了在东州安居,追求相对的平静。最后两句描绘了南北的差异,虽然没有南方飞过的雁鸟,但仍然有从北方来的鱼群,暗示着他在北方找到了某种安慰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和外部环境的交织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它既揭示了时光流转带来的变迁,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适应。同时,通过对南北差异的对比,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时代的思考和感悟,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