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频问夜如何

出自宋代岳珂的《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ǎo dēng pín wèn yè rú hé,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驾轺老子久婆娑,坐听笙歌拥绮罗。
十里西凉忆如意,百年南国比流梭。
吞声有恨哀蒲柳,纪节无人废蓼莪。
寂寞丹心耿梅月,挑灯频问夜如何
()
老子:〈名〉春秋末年老聃,即李耳。古代道家主要代表人物。相传《老子》(道家的主要经典)是李耳所作。
婆娑:(形)盘旋舞蹈的样子。
笙歌:1.指合笙之歌。2.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
吞声:吞声tūnshēng[darenotcryout;gulpdownone'ssobs]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哀蒲柳蓼莪寂寞:(形)孤独冷清。[近]寂寥。
丹心:(名)赤心,忠心:~可鉴。
挑灯:1.上世纪30年代前民间照明都用油灯,碟形器皿内倒入适量的灯油(一般为豆油或菜籽油)中间放置一根灯芯,为使油灯保持一定亮度,需要适时用针、簪挑动油灯灯芯,这就是所谓的“挑灯”。2.把灯挂在高处:~夜战。
频问

《闻韩正伦检正挂冠感叹故交怅然久之偶成三首》是岳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驾轺老子久婆娑,
坐听笙歌拥绮罗。
十里西凉忆如意,
百年南国比流梭。

吞声有恨哀蒲柳,
纪节无人废蓼莪。
寂寞丹心耿梅月,
挑灯频问夜如何。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闻说韩正伦检正挂冠后感慨万分,思念故交的心情。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孤寂。

诗词开篇,描绘了驾车久远,渐渐陌生的情景,传达出岁月流转的无情和人事易变的感慨。随后,诗人坐在那里,聆听着笙歌声,看着华美的罗绮,这些景物仿佛唤起了他关于过去的回忆。

接着,诗人回忆起了遥远的西凉,思念着曾经的如意,十里之外的风景让他的心中充满了久违的思绪。然后,他又将视线投向了百年之久的南国,把南国的流动的织机作为对比,表达出岁月的变幻和人生的短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吞声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和悔恨,他感叹着悲伤的蒲柳,抱怨着没有人珍惜纪节而废弃了蓼莪。这些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道德准则的思考和对于人心冷漠的不满。

最后两句诗,诗人以丹心比喻自己忠诚的情感,将寂寞的丹心与冷寂的梅月相对照,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夜晚的迷惑。他不断点亮灯火,频繁地询问夜晚的真实面貌,暗示了他对于人生意义的追问和对于世事的疑虑。

整首诗词以抒发诗人的感慨和忧伤为主题,通过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于现实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于人生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人生的哲理相结合,使诗词充满了情感的力量和思想的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岳珂

岳珂(公元1183~公元1243) ,南宋文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