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胜高堂书已出

出自宋代魏了翁的《题桃源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ú shèng gāo táng shū yǐ ch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伏胜高堂书已出,窦公制氏乐犹传。
鲁生力破秦仪陋,商皓终扶汉鼎颠。
隐者宁无人礼义,武陵独匪我山川。
若将此地为真有,乱我彝伦六百年。
()
高堂:(书)(名)指父母。
力破汉鼎隐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隐居的人。
礼义:1.礼法道义。2.礼仪,礼节仪式。
山川:山和河流。
彝伦

《题桃源图》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的作品。这首诗以桃源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为:

伏胜高堂书已出,窦公制氏乐犹传。
鲁生力破秦仪陋,商皓终扶汉鼎颠。
隐者宁无人礼义,武陵独匪我山川。
若将此地为真有,乱我彝伦六百年。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桃源这个理想的世界展开,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现实社会的不公与混乱,表达了他对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赏析:
首句提到伏胜、窦公,暗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书籍和乐谱虽然已经流传下来,但是他们所追求的道德和美好的社会秩序却没有得到实现。接着,诗人描绘了鲁生和商皓,他们虽然力图改变社会的陋规,但最终却未能扭转历史的命运。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士和武陵山的赞扬。隐者不追求名利,远离社会的虚伪,而武陵山则被视为纯净的自然之地,没有被社会的乱象所侵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桃源世界的向往,他希望这样一个纯净、和谐、公正的世界能够真实存在。然而,历史的残酷和现实的困境使得这个理想的世界无法成为现实,彝伦(指古代彝族人)已经经历了六百年的混乱和动荡。

整首诗将历史人物和现实社会的不公揉合在一起,通过对理想世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一个美好社会的向往。它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呈现了一种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具有浓厚的社会意识和思想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