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功名当进步

出自宋代曹彦约的《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àn lǐ gōng míng dāng jìn b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云卷云舒好列观,谓宜隐者似无端。
谁知天上为霖用,竟作人间出岫看。
万里功名当进步,诸昆时节合弹冠。
只因自得无心趣,三度归来现宰官。
()
列观,隐者,无端,人间,出岫,功名,自得,归来

《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是宋代曹彦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云卷云舒好列观,
谓宜隐者似无端。
谁知天上为霖用,
竟作人间出岫看。
万里功名当进步,
诸昆时节合弹冠。
只因自得无心趣,
三度归来现宰官。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云卷云舒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作者认为自己选择隐居可能会被人误解为没有明确的理由,但他在天上得到了上天的眷顾,竟然有机会从云中俯瞰人间的山川美景。尽管万里功名应该继续追求,诸昆(朋友)们在时节上都已经戴上了官帽,但作者因为自得其乐而不再对这些追求感兴趣,三次归来后成为了现任的宰官。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水云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诗词开篇就描绘了云卷云舒的美景,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通过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境遇相联系,作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认为隐居生活可以使人摆脱尘世的纷扰,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与自由。

诗中的"谁知天上为霖用"表明作者认为自己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和恩典,有机会从高处俯瞰人间的美景。这种视角的转变象征着作者对人生的超然和豁达,也展示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一种解读。尽管万里功名应该继续追求,但作者表示对这些功名利禄已不再感兴趣,因为他已经在隐居生活中找到了真正的乐趣。

最后两句"只因自得无心趣,三度归来现宰官"表明作者虽然三次从隐居中归来,但并不是为了追求官位和权势,而是因为他自得其乐,不再追求外在的成就和名利。这种态度展示了作者的洒脱和超然情怀,他选择了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和自我满足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个人命运的交织展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表达了一种超然的人生观和追求内心自由的心境,给人以思考和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曹彦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