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尚谈经。宋代。曹彦约。闻道江西使,宾筵陨德星,失声归士友,短气动朝廷。屡选非无意,迟行若有灵。忍令清燕处,我辈尚谈经。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是宋代文人曹彦约的作品。诗歌描述了冯仪,一个官员在宴会上陨落了德星,声名受损,最终离开朝廷,回归故友之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冯仪的关切和对朝廷局势的不满。
这首诗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观点。诗中没有明确展示出具体的事件细节,而是通过隐晦的描写,让读者透过诗人的感受和思考去感知和理解。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
闻道江西使,
宾筵陨德星。
失声归士友,
短气动朝廷。
这首诗以闻到江西使命运陨落的消息为开头。江西使指的是冯仪。"使"是指派遣到地方上任职的官员。诗中提到冯仪的命运坠落,宾筵陨德星,宾筵指宴会,德星则象征着冯仪的声望和品德。这里的"陨德星"意味着冯仪的声誉受损。
冯仪因此失去了在朝廷中的声音,最终选择回归士友之间。"失声归士友"表达了冯仪在朝廷中失去发声权利后,选择回到与友人相处的地方。短气动朝廷一句中,短气可以理解为失去了权势和气力,动朝廷则指的是冯仪在朝廷中的行动不再引起轰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己对冯仪的关切和对朝廷局势的不满。屡选非无意,迟行若有灵。这里的"屡选非无意"指冯仪的种种选择并非没有意义,而是在面对挫折时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立场。"迟行若有灵"则暗示冯仪的行动虽然看似迟缓,但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最后两句"忍令清燕处,我辈尚谈经"则表达了诗人对冯仪坚持自己原则的赞赏。"忍令清燕处"中的"清燕"指的是冯仪清雅高洁的品德,"我辈尚谈经"则表示即使在如今的朝廷中,仍然有人重视谈论经典和思考人生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隐晦的描写和含蓄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冯仪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现状的不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冯仪坚持原则和友情的敬佩。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时代风云和人情冷暖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深思。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曹彦约。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