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彻华夷。宋代。曹彦约。义利明千古,躬行勇不疑。涧瀍穷正脉,张陆是吾师。仕与儒先会,官从党论卑。所施才一障,声闻彻华夷。
《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三首》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李思永的怀念和敬意,并探讨了忠诚和道德的价值。
诗词的中文译文:
义利明千古,
躬行勇不疑。
涧瀍穷正脉,
张陆是吾师。
仕与儒先会,
官从党论卑。
所施才一障,
声闻彻华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曹彦约对李思永的赞美和缅怀之情。诗人首先强调了李思永的高尚品德和公正原则,将其视为传世的楷模。他赞扬了李思永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坚定,表明他对正义的追求从未动摇。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涧瀍,这是一座重要的山川,象征着国家的根本,而李思永则堪称这一地区的代表。通过将涧瀍与李思永联系起来,诗人暗示了李思永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和他对国家的贡献。
在下文中,诗人提到了张陆,他是曹彦约的师傅。这表明诗人对李思永的赞美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建立在他自己的师傅所传授的道德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这种师徒关系也体现了宋代士人之间的学术传承和师道尊严的重要性。
诗的末尾,诗人提到了官职和党派的议论。他暗示说,李思永在官场上的地位并不高,但他仍然能够施展其才华,使自己的声望传遍华夏和夷狄之间。这表明诗人认为李思永的声望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地位的高低,而是建立在他的道德和才能之上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李思永的歌颂,探讨了忠诚、道德和才能在政治和社会中的价值。它表达了诗人对李思永的敬仰和对正义追求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师道和道德的重视。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曹彦约。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