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海张红锦扇。宋代。汪莘。今宵何处惬清游,震泽波心太华头。初出海张红锦扇,到中天挂水晶球。兔蟾迸作双轮现,金火溶成一鉴秋。惟有飞仙知表裹,入他宫殿又焉瘦。
《中秋月五首》是宋代汪莘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之夜,我在何处欣赏着宁静的景色,湖面波光粼粼,像是一颗华美的珠宝。初次踏上海上,手持红锦扇,仿佛揭开了一幅绚丽的画卷;当月球升至中天,宛如悬挂的水晶球。兔子和蟾蜍跃动着,它们的形影在月光下显现,金色的火焰融入一个秋天的镜子中。唯有那飞仙才知道如何包裹住这美景,进入他的宫殿,却又怎能不瘦弱。
这首诗词以中秋之夜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其中蕴含的哲理思考。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湖面的波光、红锦扇、水晶球等元素融入到诗中,形象地展示了中秋夜的神秘和宁静。通过兔子和蟾蜍的形象,诗中传达了事物的变幻不定和短暂性,同时凸显出月光下景物的美丽和神奇。最后,通过描写飞仙,作者暗示了美的存在和欣赏需要一种超越常人的视角,寓意着人们需要超脱尘世才能真正领悟美的内涵。
整首诗词以宁静、美丽的意境为主线,结合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营造了一种浪漫、神秘的氛围。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中秋夜的宁静与神奇,思考事物的转瞬即逝和美的存在方式,同时也能体味到作者对美的敏锐感知和对超越世俗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深度,带领人们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美好境界。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汪莘。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