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时节更萧森

出自宋代赵蕃的《雨阴未解成长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lái shí jié gèng xiāo sē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一日舒晴十日阴,春来时节更萧森
徐行索句茅檐静,孤坐焚香书屋深。
少日饥寒真累己,莫年勋业已无心。
先贤遗传时披读,颇怪山王在竹林。
()
时节,焚香,书屋,勋业,无心,先贤,竹林

《雨阴未解成长句》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阴未散成长句,
一片晴空十日阴。
春天到来时节更加凄凉,
徐徐行走,寻找适合的句子,
茅檐下静谧无声,
独自坐着,焚香在书屋深处。
少年时代的饥寒困苦真实而繁重,
如今,岁月已使勋业成为无心之事。
古代先贤的遗训传承下来,
却发现山王在竹林中颇具怪异之处。

这首诗词以描绘天气变化和个人心境为主题,通过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思考,传达出一种忧郁和寂寞的情感。起初,雨天阴云未散,象征着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困扰。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本应欢快的季节却带来更多的凄凉感,意味着作者对生活的失望和对未来的焦虑。

诗中通过描写徐行索句、茅檐静谧、孤坐焚香等场景,展现了作者沉静的思考和寻找内心安宁的努力。他在安静的环境中,独自坐着,焚香静心,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启示。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年少时艰苦的生活和年长后对功业的冷漠。少年时代的饥寒困苦使得他感到真实而繁重,而如今岁月的流逝使得他对功业已经不再心存渴望。这种对过去和现实的反思,折射出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人生轨迹的追问。

最后两句"先贤遗传时披读,颇怪山王在竹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先贤的学识和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提到了山王在竹林中的怪异之处,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或许是对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思考和质疑。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忧郁和寂寞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赵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情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