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至滔滔不问津

出自宋代赵蕃的《题石潭观音院用王枢密庶愚丘正宗韵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uǒ zhì tāo tāo bù wèn jī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所至滔滔不问津,故知此地往来频。
从今更识林间寺,再到不愁无主人。
()
滔滔:(形)①形容大水漫流:波浪~。[反]涓涓。②连续不断:议论~。
问津:(书)(动)打听渡口。比喻探问或尝试(多用于否定):无人~。
故知:(书)(名)老朋友;旧日的朋友:他乡遇~。
此地:这里,这个地方。
往来:(动)①去和来。②交际;交往:~密切。
更识林间寺不愁主人:(名)①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人民是国家的~。②接待宾客的人(跟“宾”“客”相对)。③旧时雇用仆役的人。

这首诗词是宋代诗人赵蕃的《题石潭观音院用王枢密庶愚丘正宗韵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所至滔滔不问津,
故知此地往来频。
从今更识林间寺,
再到不愁无主人。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石潭观音院的感慨和思考。诗人说当他来到这里时,滔滔江水不问津,也就是说外界的喧嚣和纷扰并不关心这个地方。正因为如此,他才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们来往频繁,指的是这里的观音院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参拜。诗人接着说,从今以后他更加认识了林间的寺庙,再也不会担心寺庙无人照管。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石潭观音院的感受和观察。诗人以滔滔不问津的景象对比观音院的繁忙,既突显了外界纷扰与内心宁静的对立,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深刻理解。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归属感和对它长久存在的希望,展现了一种对信仰和宗教场所的敬重和关怀。

整首诗词情感平和,行文简洁有力,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心境的体悟,传达了诗人在观音院感受到的静谧和安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寺庙守护和传承的关注,体现了他对信仰和文化传统的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