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山僧能会意

出自宋代虞俦的《宿临安童县慰庵童慰送酒》,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ēn chóng shān sēng néng huì yì,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深深松竹隐禅房,更渡溪桥暂解装。
但喜还家无数日,不知行路过重阳。
白衣送酒劳相问,黄菊依人未肯芳。
珍重山僧能会意,殷勤扫榻为烧香。
()
松竹禅房:(名)僧徒居住的房屋,泛指寺院。
解装:卸下行装。
不知:不知道、不明白。
路过:从某地经过。
白衣:白衣báiyī∶白色衣服新娘身穿白衣[古]∶平民;未曾获得功名的人∶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相问会意:(动)会心:点头~|~地一笑。②(名)六书之一。会意是说字的整体的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合字而成。
扫榻

《宿临安童县慰庵童慰送酒》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一首诗词。虞俦以深深的松竹掩映的禅房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暂时放下了繁忙的生活,渡过溪桥来到这里,寻求心灵的慰藉。

诗词以庆祝重阳节的主题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喜悦和思乡之情。诗中提到诗人已经离开家多日,却不知是否在重阳这一天回到了家乡。这种无所知的彷徨和期待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层次。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一个白衣的人送酒给诗人并询问他的劳累和近况。然而,黄菊花却依然朵朵凋零,不再美丽。这种对花朵的描写,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不可挽回的变化。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山僧的珍重之情,诗人感激山僧对他的帮助和理解。他用殷勤地扫榻为山僧烧香来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幽的禅房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思恋之情。诗词中融入了季节、花朵和山僧等元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岁月流转和人生变迁的主题。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一种宁静、深思的感觉,引发读者对生活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虞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