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壁写归来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ù bì xiě guī lái,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
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
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
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
买山自种云树,山下劚烟莱。
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
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
一语马道:通车马的大路。指校场或城墙上跑马的路。指宫中允许上马的地方。
平地:表面平坦的土地。
渊明:深远明达。
素壁归来:(动)回来:胜利~|自海外~。
斜日一线:1.战争的最前线。2.指直接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岗位:深入车间慰问~工人。3.数量词。形容极其细微:~阳光。~光明。~希望。~生机。

《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
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
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
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
买山自种云树,山下劚烟莱。
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
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用水调歌头的形式,以回答李子永的诗作而创作的。诗人开头劝告李子永不要抒发幽愤之情,以一言试探彼此的心意。接着,辛弃疾以长安车马道上平地崛起的景象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虽然不如渊明(指唐代文学家杨炯)那样有名望,但通过借用他的声望来洗刷自己的污垢,写出了归来后在素壁上的诗作。斜阳透过墙壁的缝隙,一线光线中漂浮着无数的尘埃,形象地描绘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

诗的下半部分,辛弃疾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他左手持着螃蟹,右手持着酒杯,形象地展示了自己对世事的态度。他买下山脉,自己种植云杉和树木,山下劈开烟雾,意味着他在尘世间寻求宁静和追求理想的努力。他用自己的努力将琐碎的事物变得有意义,万事都应该以好的态度来看待。在这个人世间,舆论的变化如同车轮般,变幻无常。

最后两句诗,辛弃疾以幽默的语气提到了刘郎(指刘克庄,当时的知名诗人)在刚刚写完一首诗后又看花去了,暗示了他对时人轻浮的嘲讽。

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自嘲的语调,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世事的看法。他以自己的经历和努力,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轮回。诗中的幽默和反讽也增添了诗词的趣味性和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