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细路转微茫。宋代。辛弃疾。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罢稏香。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鹧鸪天(鹅湖寺道中)》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风殿上一张榻,影儿凉爽伴清风。
回廊流水细声响,如涓涓之流自回廊中回荡。
千章云木钩辀鸣叫,似在言说着山间的美景。
十里溪风停止了吹拂,不再传来稻香的芳香。
雨势突然变得急促,正好趁着夕阳的斜照。
山园中的小路曲折微茫,仿佛迷失在迷蒙中。
疲倦的旅人却被嘲笑,只因他们忙于探寻林泉的底蕴。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辛弃疾在鹅湖寺道中的一番景象。诗人坐在清风殿上的一张榻上,享受着凉爽的清风。回廊中流淌着细细的溪水,悦耳的声音回荡在廊中。千山万壑中的云雾和树木仿佛在讲述着山间的美景。然而,十里溪风停止吹拂,不再传来稻香的芳香。突然下起了急促的雨,正好趁着夕阳的斜照。山园中的小路蜿蜒曲折,使人感到迷茫。疲倦的旅人却被笑话,他们因为忙于探寻山林泉水的内涵而被视为无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描写情感,展示了辛弃疾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旅途中的疲惫和困惑的体验。诗人运用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清风殿上,感受清凉的影子;听到流水细声回荡在回廊中;想象出山间云雾和树木的美景。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苦涩和迷茫,如停止的溪风和迷蒙的小路,以及被笑话的旅人。这些描写反映了辛弃疾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意象的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它既展示了辛弃疾的才华和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力,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内心迷茫的抒发。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是辛弃疾作品中的一颗珍珠,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