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聊受尘缁

出自宋代廖行之的《书陈颐刚墨梅扇》,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sù yī liáo shòu chén z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玉斧琢成明月,陈玄幻出横枝。
依旧西湖风景,素衣聊受尘缁
()
明月:1.明朗的月亮。2.指明珠。
横枝风景:(名)景色;一定地区内由自然环境、建筑物等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区|~优美。[反]景色|风光。
素衣:1.白色丝绢中衣。《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陈奂传疏:“素衣,谓中衣也……孔疏云:‘中衣,谓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为之。’”《论语·乡党》:“﹝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何晏集解:“孔曰:‘服皆中外之色相称也。’”2.白色丧服。《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郑玄注:“言以丧礼自处也。”孔颖达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唐刘禹锡《哭王仆射相公》诗:“羣吏謁新府,旧宾沾素衣。”3.泛指白色衣服。《列子·说符》:“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清龚自珍《霓裳中序第一》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4.比喻清白的操守。前蜀韦庄《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夫君别我应惆悵,十五年来识素衣。”金元好问《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緇尘染素衣。”
受尘缁

《书陈颐刚墨梅扇》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斧琢成明月,
陈玄幻出横枝。
依旧西湖风景,
素衣聊受尘缁。

诗意:
这首诗以写梅花为主题,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诗中用玉斧来形容梅花的形状,将其比作明亮的月光。梅花在枝干上绽放,仿佛幻化出横枝,展示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独自开放的特质。诗人表达了对梅花坚强不屈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梅花的独特之美。玉斧琢成明月的描绘给人以精致而华美的形象,使梅花的美丽更加鲜活。陈玄幻出横枝的表达方式则突显了梅花在荒凉的冬季中傲立的意志和生命力。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递了一种坚韧、坚强和勇敢的精神态度。

诗句中的“依旧西湖风景”表明了这首诗词发生在西湖的背景下,西湖被视为中国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之地,增添了一份宁静和优美的氛围。而末句“素衣聊受尘缁”则表达了诗人心境的淡泊和超脱,意味着他对尘世的物质欲望不以为意,以素衣自居,平淡接纳尘世的浮华。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敬慕之情以及对坚强不屈精神的赞美。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淡泊超然的境界,具有一种高洁的人生情趣。这首诗词既展示了梅花的独特之美,又传递了诗人对生命精神追求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廖行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