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秉烛游

出自宋代姜特立的《有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ī rén bǐng zhú yóu,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少年如晓行,志竟多閒佚。
老如夜还家,行李自迫怵。
向来轻寸阴,此去惜余日。
已往不可追,未来嗟莫失。
昔人秉烛游,不为杯中物。
()
少年:指年龄在十岁上下到十五六岁阶段的人。
行李:外出时携带的箱包等。
自迫已往:1.以前的生活;从前:今天的农村跟~大不一样了。2.以后。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秉烛:(书)(动)拿着点燃的蜡烛:~夜游。
杯中物:指酒:酷好~。

《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姜特立。本诗表达了少年时光的虚度和年老后的追悔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有感》中文译文:
少年像是早晨出行,志向竟然多是虚浮。
年老时却像是夜晚归家,行李自然而然地使人畏惧。
过去总是轻忽时间的流逝,而现在珍惜每一天。
过去的已经无法追寻,未来的却令人惋叹地失去。
往昔的人们提着烛火游走,并不为酒杯中的物质所迷。

诗意和赏析:
《有感》描绘了人生的两个阶段:少年时光和晚年回望。诗人以富有对比的手法,通过少年和年老时的比喻,表达了对青春时光浪费和晚年懊悔的感叹。

在诗中,少年时的人被比喻为早晨出门的样子,充满了朝气和激情。然而,他们的志向却多是虚浮的,没有真正的目标和追求。这种轻浮的态度导致了时间的虚度和机会的浪费。

而年老时的人则被比作夜晚归家,行李带来的是担忧和畏惧。他们开始意识到时间的有限和生命的脆弱,悔恨自己年轻时的荒废和轻视。

诗人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时光的珍惜和对过去的悔恨。他通过描绘少年和晚年的对比,警示读者要珍惜年轻时光,不要虚度光阴,以免到了晚年时后悔莫及。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提到了昔人秉烛游的形象,暗示着真正有追求的人不会为酒杯中的物质享受所迷惑。这种对物质欲望的超越与诗人对年轻时轻浮行为的反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感》通过对人生阶段的描绘,以及对年轻时光的虚度和晚年悔恨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时间价值的思考。它是一首富有警示意义的诗词,对于我们珍惜当下、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具有启示作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