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丰碑屹不磨

出自宋代李流谦的《挽杨彦序》,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éi yǒu fēng bēi yì bù mó,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长忆君家得隽多,庭前桂树想婆娑。
岱云触石才肤寸,溟浸稽天但一波。
颇欲弛韛观纵击,可堪伏枥起悲歌。
人生泡粉都难据,惟有丰碑屹不磨
()
桂树,婆娑,纵击,悲歌,人生,难据,惟有,丰碑,不磨

《挽杨彦序》是宋代李流谦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长久以来,我常忆起你家的杨彦,他才情多么出众啊。庭院前的桂树摇曳着,仿佛在跳舞。

他像岱云触摸着石头一样,才华高出常人寸许。他的才情如同大海,深不可测却只是一波涟漪。

我多么希望他能放下束缚,自由地施展才华,纵情地创作。可是他却像套在马匹身上的缰绳,无法自由地挣脱,只能悲伤地唱歌。

人生如同浸泡在粉水中,很难把握住真实。唯有丰碑能够永远坚定地屹立不倒。

诗意:
这首诗词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杨彦才情的赞美和对他受限制的遗憾之情。杨彦才情出众,但却被束缚,无法自由地发挥才华。诗人感叹人生如同浸泡在虚幻中,难以捕捉真实,只有坚定的丰碑才能永存。

赏析:
《挽杨彦序》通过对杨彦的描写,间接抒发了诗人自身的情感和对才华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杨彦才情的卓越与他受限制的处境形成鲜明对照,凸显了他的遗憾和无奈。诗人通过描写杨彦的才情和对自由的渴望,间接表达了自己对才华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反思。

诗词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如庭前的桂树和岱云触石,使诗意更加生动形象。诗人以杨彦的遭遇,抒发了对才华的珍视和对束缚的不满,同时也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哀怨之情贯穿始终,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束缚的思考,并以丰碑作为象征,强调了真实与坚定的重要性。通过对逝去的杨彦的悼念,诗人传达了对才华的敬仰和对自由的向往,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