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龙何以报我德

出自宋代李流谦的《放鱼》,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lóng hé yǐ bào wǒ dé,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溪媪双鱼入手中,鬐鬣不摇犹眼红。
咫尺波涛即胡越,不忍觳{觳殳换束}人心同。
小舟自放清江侧,为龙何以报我德
只须旱岁活焦枯,不用明珠光的皪。
()
入手:(动)着手;下手;开始做:问题从这里~比较容易解决。[近]着手|下手。
眼红:(动)见别人有美好事物时非常羡慕、忌妒,以至想得到:我才不~他那些钱。②(形)激怒的样子:仇人相见,分外~。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之间。近在~。
波涛:(名)大波浪:~汹涌。[近]波澜。
不忍:(动)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
人心:(名)①指人的心地(特指善良的心地):~不古。②指众人的感情、愿望等:~所向|~涣散|~隔肚皮|大快~。
小舟:同“小船”
自放焦枯:焦枯jiāokū意思是干燥枯萎。
不用:用不着,不必。

《放鱼》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作品,诗中描述了溪媪捕捉到的一双鱼,并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情感和思考。

诗中的鱼被溪媪捧在手中,鳞片和背鳍都没有摇动,但它们的眼睛却是红色的。这些鱼来自离作者很近的波涛汹涌的胡越地区,这让作者感到不忍心,仿佛它们的心情与人类相通。诗人选择在清江边放生小舟,这是为了回报他所受的恩惠,比如被当作神龙一般尊敬。作者表示,只要大地干旱凋零的时候,他就会活着出现,不需要那些闪耀明珠的光芒。

这首诗通过描写放鱼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怀和感激之情。溪媪捕捉到的鱼代表着生命的捕获和束缚,而放生鱼的行为则象征着对生命的尊重和自由。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生命与自由的关系,通过鱼的形象呈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它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自然界的关注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李流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