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节夜长叹。宋代。王之望。圣主不忘远,惠怀尧所难。如何吾所部,疲疗未全安。诏条少宣布,牒诉多悲酸。抚节夜长叹,忧惭非一端。
《再和制帅》是一首宋代王之望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再和制帅
圣主不忘远,
惠怀尧所难。
如何吾所部,
疲疗未全安。
诏条少宣布,
牒诉多悲酸。
抚节夜长叹,
忧惭非一端。
译文:
再次与制帅联句
圣明的君主不忘记遥远的地方,
心怀着尧帝所面临的艰难。
我在哪里,我所负责的部分,
疲惫的伤病尚未完全安抚。
诏令的条文少有宣布,
更多的是充满悲苦的抗状。
抚摩着祭祀的乐器,夜晚漫长地叹息,
忧虑和惭愧并非只有一种原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王之望对于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和感叹。诗中提到的"圣主"指的是皇帝,他并没有忘记远离京城的地方,关心着那里的人民。"惠怀尧所难"意味着圣明的君主怀念尧帝的艰难时刻,体现了其对于治国艰难的深切体会。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所负责的部分的担忧。"疲疗未全安"表明他的工作仍未完成,疲惫和伤病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一描写可能是对于他作为一位官员在职责和工作压力下的疲惫和困顿的抒发。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诏令的少有宣布,而牒诉则多是悲苦之声。这暗示了政治上的困境和官员们的不满,表达了对于政策执行的不公和失望。
最后,诗人抚摩着祭祀的乐器,夜晚长时间地叹息。这种抚节的行为可能是对于社会不公和自身无力改变的无奈的发泄。他感到忧虑和惭愧,意味着他对于无法为人民做更多的事情而感到愧疚。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自身使命的思考。他对于政治的失望和社会的不公感到痛心,并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愧疚之情。这首诗折射出了宋代朝政的一些问题和官员的内心困境,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于理想境遇的向往。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王之望。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