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也念悲秋客

出自宋代吴芾的《喜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gōng yě niàn bēi qiū kè,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始喜晴天照眼明,忽惊风雨报秋声。
天公也念悲秋客,还扫群阴作晚晴。
()
晴天: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
照眼明风雨:(名)①风和雨:~无阻|~大作。②比喻艰难困苦:不经历~,怎么见彩虹?
秋声:1.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2.陆游诗作。
天公:天公tiāngōng∶天。以天拟人,故称∶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天公不作美
群阴晚晴: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南朝梁何逊《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霽,褰裳对晚晴。”唐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明唐寅《题画》诗:“草阁吟秋倚晚晴,云山满目夕阳明。”2.比喻晚年处境优裕。《新民晚报》1987.2.24:“他呢,笑谈白头逢盛年,人间重晚晴。”

《喜晴》是宋代吴芾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晴》译文:
一开始喜欢晴天明亮的照耀,
突然被风雨声音所惊吓。
天空的神明也怜悯秋季的旅客,
驱散了阴云,带来了晚晴。

诗意:
这首诗以喜庆的心情描述了晴朗天气的到来,然而突然间的风雨声却带来了一丝凄凉的秋意。诗人表达了天公对于秋季旅客的同情与慰藉,将阴云驱散,晴空重现。

赏析:
《喜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晴朗天气的喜爱与对秋季的感慨。诗中的转折点在于"忽惊风雨报秋声",突出了秋天凄凉的氛围。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天公也念悲秋客,还扫群阴作晚晴",表达了天公对于秋天旅客的同情与照顾,他驱散了阴云,为晚晴带来了欣喜。通过这种写法,诗人传达了秋天的变幻无常,以及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关怀。

整首诗字数较少,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的感悟。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诗人折射出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希望和喜悦的能力。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同时也传达了对秋天旅客的同情和思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