颔下老髯仍不白。宋代。曹勋。君家妙誉自无双,每肯区区问礼忙。颔下老髯仍不白,颜间喜气已微黄。力扶雅道新章句,蔼有雄文古战场。一夕诗来增浩叹,更和秋雨听浪浪。
《和虚中所惠佳什》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写虚中(指虚中先生,即虚中道士)的品德和才华,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你家的美名无人能敌,总是忙于问候他人。下巴上的白胡须依然黑色,面颊间的喜悦已经微微泛黄。他努力推动优雅的道德,谱写了雄文古战场。一夜之间,他的诗又增添了浩叹,与秋雨一起聆听宏大的声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和敬仰的口吻描写了虚中先生的品德和才华。首先,诗人称颂虚中先生的美名无人能敌,强调了他在社会中的声望和崇高地位。其次,诗人提到虚中先生经常忙于问候他人,突显了他对他人的关心和礼仪之道的重视。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彰显了虚中先生高尚的品德和充满人情味的为人处世之道。
诗中还描绘了虚中先生的外貌特征。他的下巴上的白胡须依然黑色,说明他年老却依然精神矍铄,不失风采。而面颊间的喜悦已经微微泛黄,则暗示着他的经历和阅历丰富,内心充满了智慧和宽容。
诗人进一步提及虚中先生的才华和学识。他力扶雅道,推动着优美文学和高尚道德的发展,同时也在创作古战场的雄文,这可能指他的诗文作品体现了雄壮的战争场面,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虚中先生的赞叹之情。他说一夜之间,虚中先生的诗又增添了浩叹,说明他的文思如泉涌般充沛,情感丰富。而与秋雨一起聆听宏大的声音,则给人以凝重庄严之感,也暗示了虚中先生的作品具有宏大的气魄和深远的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虚中先生的赞美与敬佩,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丰富的才华和卓越的贡献。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凝练的语言,将虚中先生塑造成一个令人景仰和敬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美德和才华的赞颂。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