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谓颇忠赤

出自宋代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wèi pō zhōng ch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仆以义制心,自谓颇忠赤
保国不保身,用忠岂用力。
所以四将命,悉能全赵璧。
未当引年归,痛定思政刺。
()
保身,用力,思政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居住在山间,写下了九十首杂诗。
我以忠诚的心行事,自认为颇为忠诚。
我保卫国家而不顾自身,用尽忠诚而不计较付出。
因此,四位将军的生命都得以保全,赵璧也得以平安。
尽管我未能引领年轻一代回归,但我深感痛心,思考政治之刺。

诗意:
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曹勋在山居之地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忠诚的态度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他强调保卫国家的重要性,强调忠诚的价值,甚至愿意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然而,他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更多做出贡献的遗憾和思考,思考如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思考。诗人以山居生活为背景,通过对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诗词中的"四将命,悉能全赵璧"表达了诗人为国家所做的努力和付出,并且这种努力得到了回报,赵璧得以安全。然而,诗人对自己未能更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遗憾和思考也透露出他对政治的关注和追求。整首诗词简洁明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山居诗人内心深处的忠诚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