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下田事。宋代。曹勋。归为田舍翁,不作无复理。耕凿顷亩地,远近先视水。沟塍欲利达,农具无委靡。高田下田事,得马失马尔。
《山居杂诗九十首》是宋代诗人曹勋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点滴琐事,表达了田舍翁的心境和对自然的感悟。以下是对该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山居杂诗九十首
归为田舍翁,
不作无复理。
耕凿顷亩地,
远近先视水。
沟塍欲利达,
农具无委靡。
高田下田事,
得马失马尔。
译文:
回归为田舍翁,
不理会无谓之事。
耕犁开垦顷亩土地,
远近先观察水源。
沟渠田埂欲通畅,
农具无丝毫破损。
高地和低地的农事,
得到马匹或失去马匹。
诗意和赏析:
《山居杂诗九十首》以田舍翁的视角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琐事和农田劳作的细节。诗人曹勋通过简洁明了的词句,表达了田舍翁对现实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的田舍翁选择了回归山居,摒弃了尘世的繁杂和无谓之事。他专注于耕种自己的土地,耕凿顷亩土地成为他的主要任务。而在选择土地时,他先考虑水源的远近。这种注重水源的观察,体现了田舍翁对农田灌溉的重视,也表明他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依赖。
诗中提到的沟渠和田埂的开凿,显示了田舍翁对农田管理的勤勉和追求完善的态度。他希望沟渠畅通,能够让水流顺畅地灌溉到每一块田地,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他也强调农具无损坏,以确保农田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两句描述了高地和低地的农事情况,以及得马或失马的情况。这可能指的是田舍翁在农田工作中,有时会得到或失去马匹的帮助。马匹在农田劳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得与失反映了田舍翁在农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整首诗以简朴的语言表达了田舍翁的朴素生活和对土地的深情厚意。它展示了诗人曹勋对农田劳作和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并通过田舍翁的视角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利用的倡导。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曹勋。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