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是缘非

出自唐代唐彦谦的《七夕》,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nián yí dù shì yuán fē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会合无由叹久违,一年一度是缘非
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
()
会合,久违,天孙巧,五色,衮衣

七夕,唐代文人唐彦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七夕相思之情为中心,表达了主人公为了与心爱的人相会而感到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无奈的离愁。同时,诗人展示了一种带有美丽的神话色彩的愿望,希望通过七夕舞会的缘故,与织女相会并得到她的祝福。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会合无由叹久违,一年一度是缘非。
朝代港峡蓝天连,夜宿千峰雨水垂。
而予愿乞天孙巧,五色纫针补衮衣。
绣罗团扇低藏扉,楚腰缤纷肆衣翠。
星移斗转连江水,飞得阿丝天地辉。
迎春花非知不足,只怕佳人未拂微。
懿白彩堂歌演浦,正德五点水辞飞。
紫莲花叶似眉黛,自是昭阳日夜添。
无情人怜意所义,片席参差互行颠。

这首诗词的诗意集中表达了七夕相思之情,抒发了主人公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无奈的离愁。作者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示了一种美丽的神话色彩的愿望,即希望通过七夕舞会的缘故,与织女相会并得到她的祝福。诗人通过形象、美丽的描写,将浓浓的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词中融合了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将织女、七夕舞会和爱情神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诗词富有诗意和艺术魅力。通过诗中多种元素的运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浪漫和情感的意境之中,赋予了七夕节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唐彦谦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唐彦谦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