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始哀荣情罔极

出自宋代冯时行的《见张魏公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shǐ āi róng qíng wǎng jí,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危机易蹈退难安,进退如公地最宽。
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天通地一心丹。
久虚海宇苍生望,专结庭帏采绶欢。
终始哀荣情罔极,谁云忠孝两全难。
()
危机,进退,公地,海宇,苍生,终始,哀荣,罔极

《见张魏公二首》是宋代冯时行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张魏公的忧国忧家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忠孝两全的追求。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危机易蹈退难安,
进退如公地最宽。
忧国忧家双鬓白,
通天通地一心丹。
久虚海宇苍生望,
专结庭帏采绶欢。
终始哀荣情罔极,
谁云忠孝两全难。

诗意:
这首诗以张魏公为主题,通过描绘他的忧国忧家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忠孝两全的追求。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张魏公的钦佩和敬意,也反映出作者对忠诚和孝道的高度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对张魏公的赞美和思考为中心,通过描述他的品德和行为来彰显忠诚和孝道的重要性。首两句"危机易蹈退难安,进退如公地最宽"意味着在困难和危机面前,能够保持公正和坦然,进退自如,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接下来的两句"忧国忧家双鬓白,通天通地一心丹"表达了张魏公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和关怀,以及他一心一意的奉献精神。诗中提到"久虚海宇苍生望,专结庭帏采绶欢",表明张魏公长期为国家和人民的未来而奋斗,专注于公务,为社会作出贡献。最后两句"终始哀荣情罔极,谁云忠孝两全难"表达了作者的思考,认为能够同时做到忠诚和孝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不同的时刻和场合,可能会出现冲突和抉择。整首诗以简洁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忠孝的崇高赞美,并通过张魏公的形象,呼吁人们保持忠诚和孝道的精神。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孝道的赞美和思考。同时,通过塑造张魏公的形象,诗人传递了自己对高尚品德和奉献精神的敬仰,以及对忠孝两全的追求的渴望。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对读者也提出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反思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时行

冯时行(1100—1163)宋代状元。字当可,号缙云,祖籍浙江诸暨(诸暨紫岩乡祝家坞人),出生地见下籍贯考略。宋徽宗宣和六年恩科状元,历官奉节尉、江原县丞、左朝奉议郎等,后因力主抗金被贬,于重庆结庐授课,坐废十七年后方重新起用,官至成都府路提刑,逝世于四川雅安。著有《缙云文集》43卷,《易伦》2卷。...

冯时行朗读
()